- N +

中国圣牧也还没走出原料奶低价周期

中国圣牧也还没走出原料奶低价周期原标题:中国圣牧也还没走出原料奶低价周期

导读:

...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8月2日,中国圣牧(HK:01432)发布业绩预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报告期间),预期净利润将由盈转亏,亏损金额在1.3亿元至1.5亿元之间,而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2300万元。

时间拉长至去年一整年,中国圣牧去年已经出现了利润下滑的迹象。2023年,中国圣牧营业收入约为35.2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8607.6万元,同比减少79.3%左右,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在于原料奶的产量增长速度大于下游需求的增长速度。

今年上半年亏损原因仍然与原奶周期以及供需失衡导致。

在公告中,中国圣牧将亏损原因具体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受国内原料奶供需失衡影响,报告期间原料奶售价呈持续下降趋势,导致集团销售收入规模同比下降,进而导致毛利额同比下降。

此外,为应对原料奶供需失衡影响及升级牛群结构,该集团主动退役低效牛只数量同比大幅增加,同时叠加牛肉市场价格低迷,造成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产生的亏损较2023年同期增加。于此同时,肉牛需求比预期弱且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中国圣牧育肥牛销售亏损额较同期增加。

上述原因与目前整个奶牛养殖行业所处的周期低谷所带的行业亏损相关。目前已公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无一从这一周期中走出。

此前的7月11日,原料奶生产企业澳亚集团(HK:02425)的业绩预告称,预期2024年上半年将取得综合亏损净额约人民币6亿元至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亏损净额则为3.1亿元。公告称,澳亚集团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来自其他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变动的亏损(重估亏损)增加。

中国奶牛养殖业自2018年触底反弹,奶价上行周期一直持续到2021年。当时的奶价上行给奶牛养殖企业带来了乐观的长期前景,导致2020年至2022年大型牧场集中建设浪潮出现。据奶业专业杂志《荷斯坦》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新扩建牧场项目166个,涉及存栏98万头;2022年约148个,涉及存栏超100万头。

到2023年年初,原料奶的售价已经下滑明显,几乎在饲料上涨高潮中接近倒挂。当时一名河北张家口牧场厂长告诉界面新闻,在张家口和河北其他城市,原奶价格1公斤在3.78元-3.8元,但是2022年成本大幅度上涨,饲料牧草都涨价,而售出价格下滑,利润空间会迅速被挤压。

随着越来越多的牧场投产,奶源供给过剩情况愈发严重,尽管去年养殖企业加大去产能力度,但这一过程的阵痛随着消费端的不振需要更长的时间弥合。

纵观奶牛养殖整个行业,售价低、订单不稳、消耗减缓的情况到2024年仍未缓解。

界面新闻查询农业农村部2024年8月份第1周数据,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21元/公斤,同比下跌14.4%。事实上,从2021年8月起,生鲜乳价格就从高峰的4.38元开始下落。目前的价格与当时的高点相比,已经下滑了27%。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今年7月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分享的数据显示,奶牛体系监测2024年5月奶价3.34元/千克,同比下降0.55元/千克(全成本下降0.31元/千克),公斤奶利润空间是奶牛体系记录以来首次进入负值。

这意味着本轮调整周期是严峻程度超过2016年-2017年,行业亏损面超过80%。彼时,蒙牛集团总裁高飞也在行业会议上,中国奶业正面临着2008年以来的最严峻挑战

和生猪养殖模式一样,应对亏损的策略通常以去产能、减少投资为主,例如澳亚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就推迟了醇源牧场4的建设期,并决定未来五年,除醇源牧场4外将不会再有资本密集型新牧场投资。

养殖企业在低谷期更聚焦于提升母牛单产和繁育水平,中国圣牧在公告中表示,虽然公司业绩因行业供需失衡而同比回落,但牛群质量、成母牛单产、繁育水平均获得增长,尤其在成乳牛年化平均单产,同比提升约10.3%,首次突破12吨。

与此同时,中国圣牧基于当前进口奶牛成本大幅下降,从澳大利亚进口高质量荷斯坦奶牛(育成牛)3600余头,提升乳牛群质量的同时,也是对未来产业周期回暖积极预判下的战略布局。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